沉雁 | 哀思滑落的生命: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

Hello friends social networking, on this occasion the admin wants to share an article entitled 沉雁 | 哀思滑落的生命: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 we have made good, quality and useful articles for you to read and take information in. hopefully the post content is about 神州万象, which we write you can understand. Alright, happy reading.
 沉雁 淮安市洪泽篮球



哀思滑落的生命: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

|沉雁

昨夜睡前读到著名作家艾晓明教授写的一首诗,《有个叫妞妞的孩子要回家》,叙述的是一位在郑州720逝去女孩的父亲,骑着自行车捎着盒饭在地铁口苦等女孩回家的悲伤情景。我读着读着就泪入嘴角,反复念叨着以下几句,我也不知何时入眠的。

 

你不要认出爸爸

不要担心爸爸会离开

你不见爸爸才能身轻如燕

你把惊恐、绝望和窒息

全都留下来吧

让爸爸扛起这如山的沉重

Image 

看着在雨中苦等女孩回家的父亲,读着"让爸爸扛起这如山的沉重",我就想起了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伊壁鸠鲁沉重的生命独白:"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

每一条生命中途的不幸滑落,都意味着,或少年丧母(父),或中年丧妻(夫),或老年丧子(女),这对活着的人是何等残酷和悲凉,只有经历者方知那种撕心裂肺的痛。尤其,像这位进退皆难尚处中年的父亲就意外丧女,此乃生者之大不幸,见者无不潸然泪下。

死,真的很不幸吗?不,泰戈尔告诉我们,如果"生如夏花之灿烂",则"死如秋叶之静美"。死,也是可以美丽的。我毫不犹豫地说,人类千辛万苦追求所谓的文明,目的就只有一个,让每一条属灵的生命不中途滑落,而是在美丽安详氛围中没有痛苦地告别凡尘。所以,无论中外,就有了对寿终正寝赋予"喜丧"之称谓。

除了喜丧,其他任何的生命中途滑落均属于死之不幸。诸如疾病、天灾、人祸等导致的死亡,死相一定是痛苦难堪的,这对于生者来说都毫无"喜"感可言。更为重要的是,死者的死相就像一面镜子,它清晰镜射着生者的活相,死者的死相有多不幸,生者的活相就有多不幸。然而,死者的不幸是暂时的并且后会无期,但对于生者来说却成了永恒的伤痕并且日日挥之不去。此谓海明威"他人的不幸就是自己的不幸"和伊壁鸠鲁"死乃生者之不幸"也,且生者人人有份。

既然,他人的不幸也是自己的不幸,死者的不幸也是自己的不幸,自己活得如此不幸,那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嘿,这恰好就是活着的意义。

人为什么活着?不要搞得太复杂,我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答案:活着,就是解决死相问题。如果一个人活着能为人类死相做哪怕一丝丝"静美"的贡献,譬如,研发了一种治愈顽疾的新药,发明了一种防御自然灾害的技术,抗击了诸多不公之人祸,一句话,只要阻截了他人生命的中途滑落,OK,这个人的一生就是泰戈尔言下"生如夏花之灿烂"。所以,但凡人,不但要活着,还要拼命地活着,要像尼采所言那样拼命地活着:"纵然人生是一出悲剧,我们也要快乐地将它演完。"

敲一下黑板,重点来了。

遵照尼采精神,我们不但要演完人生,还要快乐地演完。那么,我们的"快乐"究竟来自何事何因何处?请每一位读者最好都立正,这将是对我们祖祖辈辈数千年的拷问。

当汶川大地震时,中国人的快乐是:哎呀,幸好我没在汶川。

当武汉疫情大爆发时,中国人的快乐是:哎呀,幸好我不在武汉。

当河南洪水滔天时,中国人的快乐是:哎呀,幸好我不在河南。

当地主被押上街头枪决时,贫下中农的快乐是:哎呀,幸好我祖上都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之徒。

8090后都买不起房娶不起妻生不起子时,6070后的快乐是:哎呀,当年我买时才3000一平方,现在可要50000一平方。

皇帝的快乐来自君临天下。

权贵的快乐来自俯视众生。

富人的快乐来自穷人的仰慕。

金灿荣的快乐来自双赢就是赢两次。

赵本山的快乐来自聋哑跛脚的残疾人

凡夫俗子的快乐来自我欺负了你你又拿我没办法的样子。

。。。。。。省略号请读友们自己加。

这就是我们祖祖辈辈传承数千年的快乐,也是我们据说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更是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这,也是中国人死相几乎都很难堪的原因,因为大家活着太快乐了。你造地沟油很快乐,他偷工减料很快乐,我坑蒙拐骗很快乐。只可惜,所有人都是一个整体,每个人的死相都紧握在他人手中,每个人都快乐地朝死相最难堪的镜头尽情狂奔。

我是不是在危言耸听?

如果70年前能将地主遭遇的不幸当做自己的不幸,那么,60年前就不会有那么多人饿死。Yes or no ?

如果60年前能将饿殍遍地当做自己的不幸去反思,那么,50年前就不会有那么多知识分子死在牛棚。Yes or no ?

如果50年前能将众多挂牌游街的不幸当做自己的不幸去深刻反思,那么,30年前就不会有那么多人被迫流落海外最终一事无成。Yes or no ?

如果以前所有的灾难都能当做自己的不幸去认真解决,那么,汶川大地震就不会有将近10万人死得那么惨烈。Yes or no ?

如果能将汶川大地震的惨烈当做自己的惨烈去警示,那么,河南的洪水滔天一定是擦肩而过的有惊无险。Yes or no ?

长江后浪推前浪,越往后的死相越是令人更难忘,说到底,都是因为我们中国人的"快乐"出了问题。

王尔德说:"如果你的快乐不是因为减轻了他人的痛苦,那这种快乐不但是浅薄的,也是邪恶的。"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也许从"快乐"二字上就能分出伯仲。中国之所以有那么多弃婴,因为弃比不弃更快乐。但西方人不一样,他们将能抚养中国人的弃婴当做如获至宝,因为这是他们的快乐,越是残疾弃婴越是他们的快乐,因为他们是将弃婴的不幸当做自己的不幸去分担去承受。用我们的话说,西方人是吃饱了撑的。但西方人却说,这是他们在荣耀上帝。鸡同鸭讲,怎么也不能尿一壶。所以,当我看见两个弃婴分别被加国人收养和美国人收养之后得了冠军,我一点也不激动,因为我知道,西方人的快乐与我们的快乐不一样。

拿上帝说事有点太超自然,我们还是世俗一点,就用黑格尔的话"一颗深刻的灵魂,即使痛苦,也是美的出处"来比较一下中西文化的快乐之别。

这更麻烦了,谈灵魂比谈上帝更加虚无缥缈。因为中国人,不但从没有尝到灵魂深刻的味道,他们中的绝大多数绝大多数压根就没有灵魂。这还怎么谈?所以,有人问莫言"人死后能不能见到地狱",他一点也不犹豫就回答:"不用等死后,你活着就能见到。"中国人很快乐,但快乐里不含灵魂。

但西方人的快乐可不是随便快乐的。美国为什么要从阿富汗撤军?因为与塔利班干仗让美国人很不快乐。塔利班一闻到美军的气息就往平民房里躲,美国人打还是不打?不打不快乐,打更不快乐。如果这样的事儿交给不吃塔利班那一套的队伍去办,塔利班别说多活20年而不绝,就是多活20天也甭想,塔利班没底线,不吃它那一套的更没底线,塔利班即便跪着叫爷都别想有生命迹象。差别仅仅在于,美军的快乐是由深刻而痛苦的灵魂铸就的人性之美,其他我就不便多说。

明明主题是在哀思滑落的生命,我怎么长篇大论起快乐和灵魂来?

这场滔天洪水让那么多生命中途滑落,有人说5号线恢复运行时第一趟要空行好让灵魂回家,有人说反思这场洪水之难不是在地铁口建墙而是要建一座720纪念碑,有人说需要降半旗,有人说必须让每一个亡魂的名字上头版。等等,都对,都有意义,但都不是阻截灾难重复的釜底抽薪。因为,再多的仪式感都是形而上的肤浅,再庄重的举国悼念都会有好了伤疤忘了痛的人走茶凉。

我们最需要从这场死相难堪的洪难中来一场类似文艺复兴的全民大反思,我们最需要重振我们每一个人尤其尸位素餐者的苍白灵魂,我们最需要重新调整我们每一个人尤其高高在上者的快乐姿势,我们最需要重塑我们每一个人尤其位高权重者敬畏天地的神性信仰。唯有这样的反思,才是最有价值的哀思。唯有这样的重生,才是梵高所言的慰藉亡灵:"只要活着的人还活着,死去的人就不会死去。"

Modified on 2021/07/28


That's the article: 沉雁 | 哀思滑落的生命: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
Thank you for visiting my blog, hopefully it can be useful for all of you. Don't forget to share this article with your friends so they also know the interesting info, see you in other article posts.

You are now reading the article 沉雁 | 哀思滑落的生命:死不是死者的不幸,而是生者的不幸 with link address https://socialnetworkingupdate.blogspot.com/2021/08/blog-post_17.html

More Articles

Post a Comment

Mas Bago Mas luma

Iklan In-Feed (homepage)

#Advertisement